yh86银河国际_澳门银银河官方网站欢迎光临

今天是:

【口述院史】邓宏乾:我所知道的房地产专业发展

来源: 作者:审核:发布时间:2021-05-03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邓宏乾,男,1964年生,湖北松滋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房地产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82—198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86—1989年, 在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经济管理系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1989—1996年,在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经济管理系工作,1996年破格评为教授;1997年至今,在yh86银河国际工作,2001年—2007年任副院长,2007年10月至2018年4月任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经济和房地产经济。曾任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住房与建设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获武汉市洪山地区“十大优秀青年”称号;2003年获湖北省“教育系统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采访学生与邓宏乾老师(左三)合影

我的本硕博学习均在华中师范大学完成,本科就读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也就是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就读于城市经济管理系的房地产专业。博士就读于政府经济学,当时是在yh86银河国际在职读的博士。我的本科当时在政治系,我们城经系也是从政治系分出来的。1989年我研究生毕业后留在华师的城市经济管理系工作,当时城经系人很少,只有十几个老师。城经系是1985年成立的,同一年就招收了专科生和硕士生。我是1986年进入城经系学习的,我们那个时候每一年招3名房地产经济硕士,那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很少,整个华师加在一起,我估计可能100多个硕士生,现在一年招三四千硕士生。我来到yh86银河国际,没有说怀着一个特别的心情,因为一直在这里读书。其实当时教师收入都很低,硕士毕业大多都出去了,很少人选择留高校。我是2001年到2007年,在yh86银河国际做副院长,主管教学;后2007年到2018年4月做院长。我主要研究城市经济和房地产经济领域,我早期的研究方向一方面主要涉及到住房金融,另一方面是有关房地产税制改革。当时也出了两本书,一本是《房地产金融学》,另一本是《房地产税制改革》,后期到了90年代末之后,大概是2000年的时候,主要是研究住房保障的问题。

华师一直都是师范学院,以师范为特色。80年代初还没有非师范专业,1985年,我们房地产专业是华师首批的非师范专业。当时有三个,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我们现在信管学院的图书情报,再一个是计算机。这三个是当时我们华师同时成立的非师范专业。我想为什么成立房地产专业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当时我们的房地产专业创始人,她的创新、改革的精神还是很强的,她就觉察到中国的改革,房地产需要人才。再一个是学校的领导,当时的主管领导也很支持办房地产专业。所以这个房地产专业当时是全国最早的,就这样办起来了,但是当时学校,包括国家都是没有任何投入的,是通过和房地产这个行业合办联办起来的,当时是华中地区城市的房地产管理部门共同支持。在华师本部建了一栋大楼,专门供城经系的学生住宿以及老师的办公。这栋大楼现在还在,就是东区14栋学生宿舍,是北面南面都有走廊的,是当时华师最好的学生宿舍。后来我们学院又搬到现在的数统学院,也就是6号楼,再后来合并之前又搬到外语学院的那栋楼,然后再搬到十号楼。我们那个年代城经系的规模算比较大,因为它是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招的是参与全国高考的。另外一个重要的部分是招的这几个地方的房地产管理部门的在职职工,但是他们也要参加成人高考。大体上八五年到九几年的时候每一年是150人左右,在全校是比较多的了。98年到04年期间,因为教育部的调整,把一部分本科专业合并了,当时房地产专业归并到了工商管理。所以99年到04年这个期间,独立的房地产专业是不存在的。到了2004年,我们才又重新申办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的本科专业。后期招的每一届学生都不是特别多了,大体上我估计三十人到四十人左右,招生都是全国招的,参加高考的普通招生。早期城经系在开办实践活动方面,主要是学生的毕业实习和见习这两个活动。学院会提供见习和实习的点,这个都是统一的,和现在不一样,是系里面统一把学生送过去。像现在的创业梦想秀等活动好像那个时候都没有,主要的是就是课堂教学、学习,课外的事情就是实习、见习以及学生自己也有一些创业的思维。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主要是来自农村,经济条件可能相对差,所以一些在校的学生会做一些兼职,然后慢慢的也就走到了创业的道路上。当时城经系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大体去向,一个是政府机关,主要是在房地产和土地两个部门,再一个是在企业,再一批是到了现在的高职院校任教。早期是国家计划分配,就业率是百分之百。后期的就业率也很高,应该至少是在90%以上。然后我觉得以前的学生和现在的学生不能说精神面貌有什么不一样,可能是环境不一样,早期的学生没有更多娱乐的工具,那个时候的学生我认为可能有更多的体育锻炼,这个方面会多一点,然后那个时候信息来源也没有现在多,学生主要是进图书馆,看书,现在的学生可能课外的活动更丰富一些。

城经系成立的时候,当时有七八个老师,85年招收第一届学生,我估计第一届有一百多人。我入职的时候(1989年),教师数量大概增加到20多人。我们学院创建的时候主要面临缺师资、缺办学场地、缺办学经费的问题。经费的问题主要是华中地区湖北、河南、湖南三省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来提供的。建了大楼,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设备。师资一个方面是我们当初把政治系调来两三个老师和现在的城环调来两个老师,就开始开办了这个专业。然后就是当时武汉有一个叫做房地产职工教育学校,他们也提供了一部分师资。当时对城经系老师的招聘要求需要是经济类或者是管理类的,或者是工民建专业,大概是这几类专业的毕业生招进来的。早期招的时候,那个时候研究生很少,所以那个时候大学老师大多都还是本科生,一个部分是本科培养的学生留校,第二个是从其他学校招过来。在招聘老师方面要面试,要试讲,然后在教学方面的要求,按照规范需要去做一段时间的助教,然后才能正式去课堂上讲课,那个时候还要老师必须要有完整的备课教案。总的来说,第一年的老师主要是调过来的,后来的老师都是通过招聘,主要是从财大、武大等一些高校招聘的毕业生,有本科有硕士,有的本科生来了,学校再把他送去读硕士。刚成立的时候主要的课程都开设了,但是那个时候很多特别是涉及到房地产经济的相关课程是没有教材的。所以早期的时候是老师和从有经验的那些学生当中,参与到老师教书的编写当中。很多课程都是边讲边编写教材,然后再出版。我们先后出版了几套很有影响力的教科书,早期时候的《房地产经济学》,是我们当时的创始人高秉坤老师组织写的。后面出版了一套房地产经济本科教材,是关于房地产经济的教材。再后来我们还编写了一套关于物业管理自学考试的教材,湖北省自学考试(本科段)来采用,因为物业管理当时是我们院首次申报的全国独立本科段的考试。我印象中是04年申报被批准的,这套教材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同时物业管理系列教材中有8本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再一个我们出版的财政部教育部的关于物业管理中职教师的提高培训教材;此外,我们还与一些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过几套高职教材。

我们学院创立之后也举办过很多会议,比如2000年的时候,举办过21世纪房地产发展国际研讨会,规模很大。还有我们后期03年的时候举办过全国高校的房地产和工程管理专业的系主任、院长的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来主办我们来承办的关于房地产管理的一个会议,会议内容涉及到各方的管理,规模也相当大。

当时城经系最大的办学特色我认为主要是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其次就是我们早期的时候,在校企合作,产教方面是比较早的,当时在90年代初,在武汉、深圳、海南三个地方都成立了房地产相关的人才培训或者是咨询公司。

邓宏乾口述,史玙新、罗姝迪、曾慧、张文怡、兰雨馨整理


Baidu
sogou